千年建水紫陶之美

2013-12-04 20:42 阅读(?)评论(0)

建水县位于云南省南部,位于昆明之南220公里,唐元和年间设县至今。明清时期建水为临安府所在地,素有“文献名邦”之称,为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名胜区。


建水是一个民族聚居县,境内主要居住有汉、彝、回、哈尼、傣、苗等民族。


建水古城最初为南诏国时期所建,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。素有“滇南邹鲁”、“诗书郡”的美誉。


建水民族风情浓郁,有汉族的祭孔乐舞和洞经音乐,哈尼族芒鼓舞和长街宴,彝族花灯和烟盒舞,苗族采花山及傣族的歌舞和风俗习惯。


闲暇时在古城里游荡,随意的拍片扫街,却看到很多的店铺都在售茶壶,就走进一家《陶缘聚》。


《陶缘聚》老板叫夏冰,人很热情,拿出店里紫陶供我拍摄,并且还通过微信不遗余力的宣传推广建水紫陶文化。


建水紫陶是具有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特色的文化艺术珍品。在建水陶瓷发展史上,曾有“宋有青瓷、元有青花、明有粗陶、清有紫陶”之说。


云南建水紫陶与宜兴紫砂陶、钦州坭兴陶、四川荣昌陶并称为中国“四大名陶”。


建水紫陶始于元末明初。用建水近郊五色陶土(红黄青褐白)制作成型,经过书画、雕刻、填刮、烧炼、磨光等工序,陶器色泽深紫,花纹雪白,叩声如磐。其中深黑 建水紫陶(20张)嵌白者,尤为上品。


建水紫陶内外不挂釉,而是精细的磨光工艺,别具一格。其产品“体如铁、色如铜、明如水、亮如镜、声如磬” ,古色古香,区别于其它名陶,堪称陶坛一秀。


建水紫陶为经无釉磨光而成,其材质能有效保证普洱茶在后发酵陈化过程中纯正的色、香、味、形,,符合普洱茶越陈越香越珍贵的品质。


建水紫陶工艺十二个流程:泥料精选、搅拌洗泥、澄泥发酵、揉泥混合、拉坯成器、书法绘画、精雕阴刻、彩泥阳填、精准修坯、自然风干、火中取宝、打磨如镜。


“无釉磨光”是建水紫陶最能区别于其他陶品的特色,一件上好的作品需要经过七八道工序。使用先粗后细的打磨工具才能完成,以粗砂石磨去火皮,再用细砂石打磨留下的拉丝,最后用鹅卵石抛光,细致复杂的过程后,原本暗淡粗糙的陶体被磨出了镜光,其细润的质感和光泽的变化,会令你在反复展玩之中爱不释手。


由于建水紫陶采用无釉磨光,有一定的气孔率和吸水率,因而有“花瓶装水不发臭,花盆栽花不烂根,茶壶泡茶味正郁香,餐具存肴隔夜不馊”的优点。


摄氏度以上,因陶坯中的呈色元素含量不同,高温下窑气的变化使得陶器在焙烧过程中会出现意外的颜色和花样,形成可遇不可求的“窑变”。


建水陶陶泥取自境内五彩山,含铁量高,使成器硬度高,强度大,表面富有金属质感,叩击有金石之声。经无釉磨光,精工细磨抛光,质地细腻,光亮如镜。有“坚如铁、明如水、润如玉、声如磬”之誉。


 建水紫陶原产于建水县城西二公里的碗窑村,该村因世代以陶瓷为业而得名,全村有人口5000多人,有大大小小的生产作坊80多家,从事陶瓷生产的人员300多人。据说,这里制作陶瓷的历史已近千年。


由于目前市场上建水紫陶知名度不高,因此相应的价格也偏低。近几年来随着市场行情有所上涨,价格开始提升,但与紫砂、瓷器、字画、珠宝等文化艺术收藏品相比较,其价格仍然十分便宜。


紫陶有三类最具升值潜力的品种:一是清末民国时期的建水老作品,以向逢春、王定一、叶子湘等为代表的大师遗作,该品种最稀贵;二是当代大家和实力名家作品,如陈绍康、谢恒、李春光、刘也涵、向炳成向进兴、陈 学、浪 鬼等,该品种当前保值、升值前景可观;三是名家书画艺术陶,书画艺术和紫陶工艺结合完美的作品,具有较大升值空间。


建水陶陶泥取自境内五彩山,含铁量高,使成器硬度高,强度大,表面富有金属质感,叩击有金石之声。


建水紫陶有红陶、黑陶、花陶、白陶、黄陶(象牙黄)等不同色彩,紫陶的烧制温度一般是从1100——1250之间。具体根据各家的配方而定,不同的配方,不同的烧制方法就可产生不同的色彩变化,奇妙无比


下午的一小坐,用紫陶壶品了云南的普洱茶,回程后网上查阅了上述关于建水陶的资料,算是对紫陶有了初步了解,又曰:行千里路,读万卷书。


购得两壶,寻思着下次再来时,一定去见识下紫陶的制作过程。


千年建水有紫陶,陶缘聚里话茶香。


建水,百里滇山,十里坝子,三里古城。三箭之地一寺,五箭之隔一庙,七里之遥一桥,八里之远一塔。记述着建水悠久光辉的历程。


  最后修改于 2013-12-26 01:03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:http://blog.sohu.com/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